工商资料显示,为链家理财提供担保的中融信担保有限公司,其实却是链家自己设立的全资子公司。中融信担保只有单一股东,即北京链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链家董事长左晖同时是两家公司的法人代表。而去年底由银监会下发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第十条第三项明确指出,禁止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向出借人提供任何形式的担保。
对此,链家理财负责人回应称,链家地产和中融信担保从法律实体上来说,属于两个不同的法律主体,受不同要求,资产和负债都是独立运作,可以避免风险传导。除了自担保的问题外,还存在违规担保问题。工商信息显示,中融信担保公司的经营范围是“经济合同担保(不含融资性担保),为借贷增信的性担保被明确排除在外。
数据更新滞后 信息披露不完整
任何企业涉足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都是一个必须直面的问题,风控应是互联网金融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风控管理应从资金借贷流向、资金第三方托管以及担保、投资项目进行管控。
在链家金融的APP上,投资者可以看到公司2015年的公司年报,保证了信息的公开透明。但记者发现,相较于同类金融平台,链家金融的信息披露仍有一定的滞后性,报告中大多数在阐述平台的交易额和用户数的大幅度增长,宣传效应大于信息的实用性,不利于投资者的风险判断。
链家理财遭诸多质疑 资金存挪用风险
链家理财站上风口浪尖的起因是母公司链家地产出售问题房源并为达成交易向客户提供高息贷款,2月24日遭到上海住建委调查之后,风波正迅速蔓延到其近两年力推的链家理财平台等金融业务上。
此外,链家理财涉嫌资金池、理财通产品资金存在挪用可能、混同经营等问题也被舆论广泛质疑。对此,链家理财的负责人表示,“链家理财”平台不能直接碰触资金;平台投资人与借款人账户内的全部资金均在“首信易支付”在银行开具的备付金账户中。
但有业内人士表示,由于房屋均属于投资者的大额投资,因此首付款、房屋定金也并不是小数目。大量购房者将首付款或定金放入该第三方支付账户,存入以理财通名义在银行开设的备付金账户。由于房屋交易周期较长,因此投资者或将该笔款项存入账户长达一周、10天甚至更久,才转入售房者账户,这笔沉淀资金并没有任何的银行存管、托管措施,存在极大的挪用风险。
掌上理财操作方便 做好风控才是关键
链家理财的自身麻烦缠身,但从对一款理财软件的体验上来说。无论对于线下买房者还是线上投资者来说,作为一款用途明确的互联网金融平台,链家理财有很多的便利性,产品可以在PC端和移动端购买,APP页面设计比较清爽,便于用户操作。主打短期理财,对于偏好短线理财和对资金周转较快的投资者,产品设计符合投资需求。
但一个平台存在发展的根本不是收益率,也不是软件的操作性。企业的信誉、投资人的资金安全才是企业最应该用心经营的。
(注:本测评以提示风险为主,旨在期待平台继续完善,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记者眼中的理财平台系列稿件——金评媒通过一笔app写稿平台邀请一百位财经科技记者,以记者第三方的角度测评一百家理财平台,让读者看看专业记者眼中的平台。
以上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金评媒(http://www.jpm.cn)立场,禁止转载。
作者:李继业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