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磊,著名蒙古族歌手。自1991年出道至今,他演唱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单曲,其中包括数百首影视歌曲。作为春晚的常客,韩磊酣畅豪迈、洒脱不羁的演唱风格深受听众们的喜爱。他演唱的作品有《向天再借五百年》、《走四方》、《等待》、《以人民的名义》、《人间正道是沧桑》、《老阿姨》、《实心汉子》、《人间天河》、《不忘初心》、《最后的倾诉》等。
提到韩磊,可能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都是他演唱的那首经典作品《向天再借五百年》。作为电视剧《康熙王朝》的主题曲,这首歌磅礴、大气,还曾被评选为“中国改革开放30年优秀电视剧歌曲”。如此经典的歌曲,自然会有许许多多的翻唱版本,但不论演唱者是谁,都难以替代韩磊对于这首歌的独到演绎。
在专业乐评人看来,韩磊之所以能将这首难度颇高的歌曲演绎的如此深入人心,与他将美声唱法和通俗唱法相融合的演唱方式分不开。美声唱法经过几百年的演变,已经具有一套系统的发声方法,在歌声上强调共鸣与音质,注重发声的艺术性。而通俗唱法注重自然发声,崇尚口语化,追求具有强烈感染力的演唱效果。在不少人的眼里,美声唱法与通俗唱法是界限分明的,但事实上,两种唱法虽然在演唱技术特点上有所区别,却也是有不少相同之处的。韩磊曾表示:“不管是美声唱法还是通俗唱法,都是建立在科学的发声基础之上的。如果在这两种唱法共同的基础之上,将它们的长处相结合,就会产生不一样的声音效果。比如在歌曲的高音部分加入美声唱法的技巧,就会使歌声更加通透、通畅;而在演唱中加入通俗唱法常用的哭腔、哑音、颤音等技巧,就能更加形象的诠释歌曲的情感,增强艺术感染力。”
对于美声唱法和通俗唱法的共同之处,韩磊认为主要是在气息方面。在他看来,两种唱法的呼吸方式是完全相同的。他表示:“不管哪种唱法,胸腹式联合呼吸法都是较为合理的呼吸方法。但需要注意,不少人受‘气息要足、要深’的观点影响,总是拼命的把气息往小腹里吸,不仅形象不好,唱起来还特别费力,这是得不偿失的。正确的呼吸方式应该是以挺拔的站姿深呼吸,把整个胸腹腔一起吸开,小腹向上送气,横膈膜控制气息。同时,我们也需要根据乐句的长短来调节气息,有计划的用气才能让气息坚持的时间更长。”
在共鸣方面,韩磊认为需要在美声唱法的基础上尽量做到通俗化。他表示:“美声唱法的共鸣讲究各个腔体的综合运用,诚然这样演唱容易做到音色统一、声音稳定,但在表现力方面却会显得有些单一。而通俗唱法在这方面较为随意,根据歌曲的情感需要,有的部分轻如耳语,有的部分则会全面的共鸣,总而言之,通俗唱法更注重歌声与情感的融合度。所以,我们在唱歌的时候,不妨在美声唱法的技术基础上,运用通俗唱法较为随意的共鸣方式,这对于歌曲的情感表现力会有很大的提升。”
在咬字方面,韩磊则认为两种唱法需要相互借鉴。他表示:“美声唱法起源于欧洲,许多经典唱段都用的是意大利语。而汉语相对于意大利语结构较为复杂,发音时唇、齿、舌的动作相对于意大利语也要多一些。这就导致如果我们完全照搬外国美声唱法的咬字方式,就会出现咬字不清的情况。而通俗唱法在咬字上较为口语化、生活化,在行腔上甚至会故意打破常规的歌唱节奏、逻辑重音,以制造特殊的意境效果,但也正因如此,通俗唱法在咬字上会显得不太考究,致使声音略显单薄。所以,我们应该在两种唱法的共性上做到字正腔圆,又不拘泥于传统,形成通俗化的以字行腔,这样相互借鉴,在歌唱语言上就会有很大的突破。”
艺术需要包容,更需要多元化的吸收和借鉴。从韩磊的唱法中,我们可以看到只有在不断演变、不断拓展的过程中,艺术之树才会长青。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唱法的融合与创新将会引领一个新的风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